数字之“光”照进传统产业

AI缺陷检测系统在“巡检”。光
走进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生产车间,数字织机飞转的进传嗡鸣声中,由集团旗下辅布司自主研发的统产AI缺陷检测系统正上演“科技巡检秀”。高清摄像头如敏锐的光“电子眼”,在布料前面来回移动快速扫描,数字AI缺陷检测系统则化身“数字质检员”,进传一旦发现“问题点”,统产设备立刻亮起警示灯,光同时在屏幕上标注出瑕疵位置。数字
这是进传数字化贯穿企业全流程的生动实践。在福州新区的统产企业智能车间里,处处涌动着数字与制造深度融合的光澎湃活力,数字化转型不仅破解了福建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数字更催生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传
AI赋能蕾丝产业 云端智造出“新花”
工作人员在查看AI缺陷检测系统信息。
福州长乐是我国最大的蕾丝花边产业集群地之一,年产能近100万吨,约占全国的70%,但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
“蕾丝花边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智能化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改造难度大。”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董事长秘书林啸告诉记者,公司在数字技术领域深耕多年,针对蕾丝花边企业面临的交易效率低、设计体量小、用工成本高等痛点,开发了辅布司全球纺织面辅料S2B工业互联网平台,借助AI、大数据等提高蕾丝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效率。
“我们通过分布式的云工厂平台,实现了智能派单,类似于滴滴打车,根据订单产品的工艺特性与长乐工厂的设备特性、原料库存等织机生产数据匹配,精准派送给长乐织布企业。”林啸说,辅布司平台接入200多家长乐蕾丝工厂,接入1500余台织机,建立覆盖订单匹配、生产排程、物流追踪的全链条数字化系统,每年实现25亿元规模的蕾丝产能智能调度。
AI缺陷检测系统显示瑕疵点。
平台研发的AI缺陷检测系统采用“正样本+负样本”训练模型,将以往需要工人紧盯布料的繁琐工序,通过AI改造,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智能检测,还实现车间人工成本降为原来的30%以下,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AI视觉检测技术将验布速率从6米/分钟提升至60米/分钟,效率提高10倍。
“凭借深度学习算法搭建的海量蕾丝花型数据库,可以实时识别断线、破洞等20多种瑕疵。”辅布司厂长饶马龙说,6月底将在工厂铺设22台的AI缺陷检测设备,还不少蕾丝企业前来洽谈认购。
目前“辅布司”APP下载量已超3.7万,基本上是内衣工厂和面辅料贸易商,形成了蕾丝花边行业交易的入口。除了生产端,辅布司平台融入到研发设计、销售、供应链等不同环节,实现 “降本、提质、增效”。
“花边类的纺织辅料属于非标品,每一款SKU花纹都不同,花型数量近百万,采购沟通时很困难。”林啸告诉记者,平台开发的“花无缺”AI图像搜索引擎,构建70多万种蕾丝花型数据库,将选品时间从3-5天压缩至5秒,极大提升了行业采购效率。在设计端,辅布司自主研发的 AIGC智能设计共享平台,基于行业大数据,可快速生成高质量蕾丝图案并支持二次创作,将研发成本降至原先的20%。“平台可以将面辅料的图稿生成成衣图纸,实现虚拟秀场的走秀,让客户直观的感觉到产品的穿戴的效果,最后发布在电商平台上。”林啸表示,平台还能通过 AI算法预测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库存策略。
机器人重构生产 智造升级显“锦”彩
永荣锦江智能化生产线。
在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福州新区的生产车间,一场智能制造的变革正火热上演,拆分机器人、套袋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协同作业,颠覆了传统纺织生产模式。
“机器人将一根根锦纶丝线卷绕,形成丝饼后落桶,自动传送到下一生产线,机器人自动抓取、拆分,进行套袋、码垛。最后,用小车将包装好的产品运送至自动化仓库。”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厂在生产、包装、出库、入库都实现了自动化,全程精准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永荣锦江产品展示厅。
成立于2006年的永荣锦江已打通从“苯——己内酰胺——尼龙切片——尼龙纤维”上下游产业链,主营业务包括己内酰胺(CPL)、锦纶聚合切片、锦纶纤维三大品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运动、休闲、健康、医疗、汽车等领域。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生产模式的弊端愈发凸显,永荣锦江同样面临着成本上升、利润压缩的严峻挑战,早在2011年,永荣锦江便踏上工业4.0转型升级之路,成为行业内首批跨入工业4.0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化企业。
如今这家全国锦纶民用长丝产量第一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改造,繁忙的流水线已不见密密麻麻的工人,而是被一台台“聪明麻利”的机器人取代。
永荣锦江智能化生产车间。
永荣股份副总经理付重先表示,永荣锦江建成了高效智能化锦纶生产线,打造了智能制造平台,形成覆盖己内酰胺输入、切片生产、切片输送、纺丝、产品检测和包装、立体仓储、客户订单交付的全生产流程智能化。
智能制造为永荣锦江带来全方位变革:土地和厂房面积分别节约60%、65%,实现集约化生产,减碳率超过40%;上下游一体化实现精准生产,存货周转率提升,资金占用下降40%;人力成本显著降低,人工成本下降60%,员工体力劳动减少,工作环境更舒适;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次品率降低50%。
付重先表示,面对客户差异化需求,智能制造实现小批次、多订单的快速响应,贯通订单、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交付全流程,极大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与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从生产端到全产业链,数字技术正在福建传统产业领域引发“链式反应”。去年,全省工业企业关键业务全面数字化占比达70.7%,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5.6%,均居全国第三。(记者 卢金福 文/图)
原标题:数字之“光”照进传统产业相关文章
- 掌上梅州讯9月17日上午,作为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腐蚀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广东院士联合会副会长韩恩厚走进嘉应学院,以《腐蚀2025-09-24
新股消息 | 日御股份计划在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等信息
根据XM外汇官网APP的消息,8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2025年7月25日—2025年7月31日)》,并对9家企业提出补充材料要求。日御股份需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2025-09-24- XM外汇官网APP获悉,7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确认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02018)“Baa3”发行人评级及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并将其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至正面。穆迪的判断基于瑞声科技在声学和触2025-09-24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镟:优化新股市场定价机制以平衡机构与散户分配并提升定价准确性
XM外汇官网APP获悉,8月1日,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伍洁镟介绍了即将实施的新股市场定价优化措施。她指出,缺少足够的定价者会导致新股定价不准确,并可能引发上市后股价剧烈波动。为此,香港交易所规定新股发售2025-09-24- “媒体+”喊大家品鉴港澳流动渔民海捕产品_南方+_南方plus午后的港口,海风夹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渔船引擎的轰鸣声渐渐靠近,岸边早已聚集了搬运工人和市场商贩。伴随着一声“船靠岸啦~”,满载而归的渔2025-09-24
- 梅州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是四连冠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崇军拥军氛围浓厚。7月29日,拥军企业大参林公司捐赠书籍并向军烈家属赠送慰问品。书画家们现场还向梅州军分区、梅江区人武部、东山书院等2025-09-24
最新评论